菜单
这么投资,不亏才怪!——2024投资避坑
来源: 财策研习社
作者: 周元元
发布时间: 2024-08-08
点击次数: 5

周元元  投资管理专家,中央财经大学投资管理硕士,金石财策投顾事业部总监、杭州分公司总经理  ,中国中期、广发证券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资深顾问,1997-1999年《人民日报》证券市场专栏特约评论员


从业多年来,我接触过很多金融产品,也遇到过形形色色的投资者。这几年大环境在变,投资人的认知确实也在逐渐改变,但有一点始终没有变,那就是人性,总是带着些许的贪婪和侥幸。


假如有这么一款投资产品:

✔历史年化收益10~15%

✔回撤1%左右

✔投资人大额申购可签署基金保本补充协议

✔约定365天后至少获得年化8%的本息收益,管理人承诺差额补足

 

这款看似稳赚不赔且收益可观的产品你会不会心动?会不会把真金白银投进去呢?


如果投了,那你真可能会血本无归了!


以上这款产品,并不是凭空捏造,而是去年上海某百亿私募暴雷案中涉及的产品。


该基金公司称这款产品的特点是:中低风险、安全性高、开放认购、每年定期开放赎回且流动性非常好。


有点常识的人都该知道,投资中的不可能三角,即收益性、安全性、流动性。这三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同时正向满足的。但该基金在这三点上,全部满足了。


大家说,这能信吗?


但遗憾的是,偏偏有很多人敢信。


可以明显地发现,这款基金从发行机构,到代销机构,到底层资产投向等,都存在违规现象。


首先,违规保本承诺;


第二,代销机构对白名单机构尽调入池严重失职,未及时告知投资人风险;


第三,底层投向严重违规,合同约定的投资策略是港股、IPO打新,实际却投向新三板,且频繁反向交易涉嫌利益输送;


最后,我们说一下投资人,投资人就百分百无辜吗?


投资人对违规私募机构缺少最起码的调查。该基金公司只要网上一查便知,长期处于异常经营状态。但凡有点常识,都应该赶快绕行,不要触碰。但是偏偏有这么多“胆大妄为”的投资人存在。


在多年的工作中,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几类投资人:

●买产品前只问收益,不管别的;

●或者周围朋友买啥,他就买啥;

●还有的人,找个自己认为懂行的朋友咨询产品,其实被咨询的人很可能也只知皮毛;

●有些人则从不考虑宏观周期,只看产品的历史业绩;

●路径依赖是很多人都存在的,就是只投资自己过去投过的且兑付收益的产品;

●大多数人还是这一种,不愿意承担任何投资风险,只愿意投资保本保收益的产品。

 

如果你有以上任何一种倾向,更要仔细看看我下面的内容了。


投资,就是一场既刺激又充满希望的旅程。表面上,投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各类需求。实际上,投资带来的未来那份“可能”的丰厚回报,才是更有吸引力的,它可以让人充分感受到生活的掌控感和成就感。


但如果在投资中,认知不到位,行为出现偏差,很可能导致血本无归。接下来我就说一说,投资中需要避的坑。

 

避坑1. 伪金融产品坑

 

必须知道所有的民间金融都是伪金融,所有的民间金融产品都是违规产品。伪金融产品的风险是无限的,组织者甚至会涉及到刑事责任,此类产品绝对是投资大忌。


以下,我列举了几种伪金融产品的代表类型,大家一定要绕行。

① P2P(已团灭)

② 配资(资方,组织者涉嫌非法经营)

③ 灰色股权投资(无备案,无托管,机构不合规)

④ 伪私募投资(打着私募之名,行民间伪金融之实)

⑤ 代客理财(股票、期货带盘)——周瑜打黄盖,但也存在法律风险

 

避坑2. 违规外盘坑

 

曾经的外盘炒外汇、炒原油、炒期货等甚嚣尘上,目前参与者已经很少,但此类投资依然在全国各区域地区存在。


从监管政策看,所有涉及外盘的交易行为都是不合规的。


从法律制度上,此类投资没有任何可以存在的道理。


从交易本质看,外盘交易是否真实还是模拟对敲盘,是投资人无从认定的,且高杠杆交易本身对于99%的投资人来说都是地狱级别,获利概率微乎其微。


市场上,常见的外盘产品代表类型有:

①外盘外汇交易

②外盘原油及大宗商品交易

③外盘黄金白银现货交易

④某些监管不明、底层不明的海外基金产品

 

避坑3. 非标债权坑

 

非标投资是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投资,也是曾经国内投资者最为流行、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种投资类型。


近几年市场中主要暴雷的资产,比如某植系暴雷的,几乎都是非标资产。不过,自2018年资管新规公布起,非标转标已成趋势。投资者尽快摒弃非标投资的惯性,转为标准化资产投资,是投资人急需提升的认知。


对于所有的投资者来说,明晰产品的底层资产是投资决策的基础。非标的漏洞在于底层资产是否属实,投资者完全无法知晓,是一种“盲盒”式的投资行为。


非标债权主要的产品类型有:

①金交所定向融资计划(主要雷区)

②非标信托集合计划(地产、供应链等是集中产品风险爆发地)

③私募非标债权基金(其他类私募机构,目前已基本消失)

④资金池式的产品(本质是融资方的流动性补充)

 

避坑4. 制度漏洞坑

 

私募股权投资是一种圈层式,甚至是“阶级式”的投资,是家庭足够富足后才可以进行的一种风险投资类别,而绝不应该是大众普遍喜闻乐见的投资方式。


且当前的私募股权投资中存在着制度上的漏洞,即:标的可能是不明确的。这就存在着管理人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。


在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时,不能只看PPT包装,关键要做好管理人的筛选和项目的筛选。


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风险,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:

①缺少明确标的的集合式股权投资基金

②早期为主的创投类股权投资基金

③管理规模小、成立时间不久的私募股权管理人设立的产品

④无备案、缺少托管的私募股权基金

 

避坑5. 面子人情坑

 

大多数高净值人士,会接触到不同机构的多位理财顾问,有些客户会认为通过不同的顾问,把资金投给不同的机构,既顾及了人情,又可以做到投资的分散,简直是一举多得。


这点是一定要警惕的,虽然资金分散到不同机构,但是很可能底层资产都是一种类型,比如都是房地产债,那么,到市场大环境变化时,很可能面对的风险都是一样的,并没有达到真正分散投资的效果。


资产配置是客观而严谨的,找到那个足够专业且客观的投资顾问,可能一个足矣。

 

避坑6. 顶流坑

 

很多时候,投资人青睐大白马基金,可是会发现,买之前涨势一片大好,买之后就开始跌跌不休。


这种大白马基金,受市场青睐,所以很多代销机构都在销售。可想而知,该产品规模会迅速膨胀,从几十亿增长到上百亿。所有的投资策略,都会有容量的边界,一旦超出这个边界值,投资策略很可能就会过载而导致失灵。


这也就是我们近几年常看到的,明星私募基金业绩屡屡“变脸“的原因。所以大家在投资时切勿盲目跟风,切勿迷信明星基金,应该对管理人的能力和策略边界做专业客观的分析后再做决策。

 

避坑7. 盈亏同源坑

 

警惕一些私募证券基金短期内利润奇高的诱惑,高收益的背后是高风险的承担和一定的运气使然。


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机构,那年股市并不好,但他们一年赚了7-8倍的收益。我们知道,这种投资的风险很高了,但仍有投资人一心期盼着早日财务自由,还是会进去“搏一把”。


这么投资,不亏才怪!——2024投资避坑


从上图可以看到,短短几个月,本金就实现了翻番,但是未来的时间里,跌幅相当之大,达到了90%的亏损,接近于血本无归了。


短期内奇高收益的产品,多数是带有杠杆的,持仓高度集中的,而与之对应的是奇高的回撤风险。盈亏同源是所有策略的根本,关注高收益的同时应辨明其中蕴含的高风险,过山车式的净值曲线,往往是风光一时的基金产品难以避免的归宿。

 

避坑8. 业绩不一致坑

 

投资人看到基金管理人的某一只产品业绩特别好,就放心买入该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它产品。这种方式并不可取,一定要多看看这个管理人所管理的其它产品业绩是不是也一样好。


私募证券基金存在着极为丰富的投资策略,各个策略的逻辑也不尽相同,但同一管理人的同策略产品在净值表现上、在风险波动上应该趋于一致。对于同策略却产品表现完全不一致的基金管理人应果断回避。



这么投资,不亏才怪!——2024投资避坑


以上,左侧这张图的管理人,管理的两只产品,趋势基本都是一致的,这是比较正常的表现。


右侧这张图,同一管理人的业绩,出现了明显分化。很明显,一只产品在做多,另一只在做空,总能赌对一头,这就是拿投资人多钱在赌博。这种产品一定要远离。

 

避坑9. 保本保收益坑

 

保本保收益是绝大多数投资者最喜闻乐见的投资方式,但这已成为历史。行至当下,已再无生存空间,投资人应果断放弃这类幻想!


在目前的投资市场中,任何保本保收益的承诺都是违规承诺,且即使承诺了,又何以兑现?

保本保收益基本是营销的骗局,切勿轻信。

 

避坑10. 经济周期坑

 

无论全球还是中国,宏观经济都始终在周期的波动中运行,经济波动影响资产价格。投资人需警惕盲目性投资,忽略了经济周期波动对投资的巨大影响。


股权、债权、商品等大类资产,以及对应的各种投资策略,都存在着牛熊周期或策略是否适应的周期。


经济周期坑很难完全规避,需要投资人站在更为宏观的高度上看待投资问题,才会有效化解经济周期对于投资的影响,甚至利用经济周期和资产波动的规律赚取“SMART β”。


以上,我讲了投资中我们应该规避的十种“坑”。


最后,我想建议大家,一定要持续学习,不断拓展投资的认知边界。投资市场日新月异,变化太快了,昨天还适用的理念、方法、规则,很可能明天就不再适用了。


就私募行业来说,近一两年政策变化很大,很多投资的底层逻辑因为政策变化而发生改变。比如,新规对于高频交易的限制,对于融券做空等方面的限制,导致很多高频策略和多空策略已经难以为继。


说到底,我们要“避坑”,根本上还是要掌握投资的底层逻辑——策略是怎么构建的?如何盈利的?底层资产是什么?风险程度如何,风控制度如何构建和执行?


总之,知其然,并且知其所以然,这才是投资中“避坑”的关键。


分享到:
关注官方微信
关注知识平台
Copyright © 金石财策(北京)顾问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