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干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学博士,金石财策创始人&璟承家办执行总裁,著有《重新定义理财顾问》、《中国家族办公室管理前沿》
有些人看到自己的股票账户红了又绿,就感觉牛市已经结束了。
可是“牛”真的会那么小吗?
其实,我们不要纠结中国股市到底是牛市,还是熊市,同样也不要纠结沪深300指数到底有没有突破3000点或3200点。
因为,只凭股市指数,就直接去判断是牛市,还是熊市,未免太过武断。
牛市的构成,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:
首先,国家政策一定要鼓励。
第二,从产业资本,到金融资本,到民间资本,一定要有必要的资金量去支持。
第三,大家的风险偏好要从厌恶走向中性,甚至走向偏好,情绪要上来。
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些问题,去思考今天的市场到底是牛市,还是熊市,就能得到一个更完整、更有效的答案。
先说,我们可以根据沪深300指数,去判断牛市,还是熊市吗?
很多人都在diss吐槽,十年了,沪深300指数还在3000点,甚至经常要保卫3000点。
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下沪深300指数的构成。它都是由一些房地产、银行、化工、大消费等产业构成。
从2013年推出供给侧改革至今,十年都已经过去了。旧经济在从工业化的上半程到下半程转换期的时候,注定了会表现平庸,甚至是坍塌。而以高端装备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商业出海等为代表的新经济领域,却在高歌猛进地增长。
在银行股、房地产,以及传统互联网时代已经结束的同时,我们看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科技股票与5到10年前相比涨了多少倍?即便如今有所回落,仍比成立之初时涨了数倍。
还有一家叫SHENIN(希音)的公司,还没有上市,估值已经达到1000亿美金,年营业额达到275亿美金,已经超过了跨国服装巨头ZARA,但这家公司的名字很多人还不知道呢,这都是时代变迁的体现。
沪深300指数,在旧经济逐渐坍塌,新经济还在潜滋暗长的阶段,还能维持在3000点,其实是很难能可贵的。
如果认识到这些,我们就不能以沪深300指数是否上3000点,来判断股市是牛市,还是熊市。
任何时代、任何阶段都有特定的赛道和特定的公司跑出来,从精选赛道、精选个股的角度来看,技术性牛市或者是你个人的独立行情,随时都可能出现。
再来说,今天我们是否具备了全面牛市的基础?
从经济的基本面上看,好像不具备,我们的产业转型还没有完成。传统观点认为,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,股市不好是因为经济不好……
但是我们仔细回想一下,每一次股市的表现,都与经济直接正相关吗?
其实不见得!
当前,我们在动用举国体制去搞新质生产力、搞科技突破。从政策层面,需要一个牛市,而且是一个长牛、大牛。
从产业政策上来说,新经济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,最后会取代旧经济。比如,中国在商业航天、5G、6G、轰6、歼20、航母等很多领域,已经具备了全球领导者的地位。
产业资本,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,会把钱投资到有未来的地方。情绪也是一样的,只要新产业有赚钱效应,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。
中国储蓄率很高,有着庞大的存款规模,如果能分化出来百分之十的存款到股市,都是数万亿级的水平。
有一组数据可供参考,美国股市的市值是它GDP的240%,中国股市的市值只有自身GDP的68%。如果未来中国的证券市场能够做大做强,股市市值能够扩充到GDP的100%,那就是几十万亿的增量。如果股市市值达到和美国一样240%的时候,那股市扩容将相当可观。
所以说,水大,鱼才会大。
落实到中国家庭的具体理财规划上,我们要知道,中国式现代化的机会只有一次。你可以笃定这件事不发生,但是万一发生了,你将会承担巨大的机会成本。
从理性出发,这种资产可以作为自身的标配资产,比如科创板的指数、中证500指数、科创50指数;从行业来看,可以考虑医药领域ETF、芯片的ETF。如果看好证券市场,预测牛市大概率会来,那么,券商的ETF、非银金融的ETF等也可以考虑配置。
如果你不呼吁一个全面牛市,可以精心地做好赛道选择、个股选择、交易策略选择,再结合自己的风险偏好,做必要的标配,以及随着市场的变化,做必要的增配或者减配。这样,你大概率就可以收获一个很好的投资回报。
即便如此,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来看,也不要全仓,更不要加杠杆,尤其是不能拿自己当下要用或者未来计划使用的生活费去做投资。
重要提示: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!